玉烛新 壬申秋夕
[近现代]:陈方恪
东邻初剥枣。又片叶琤霄,乱蛩催晓。海涯倦旅新来瘦,万里西风毷氉。
关山笛弄,感弃国秋蓬年少。抛不断、惟有相思,随人总如芳草。
当时俊约珍盟,甚路隔仙源,信沉青鸟。岁华电埽。
空赢得、镜里吴霜侵早。玄都再到。尽打叠、刘郎愁稿。
眠未稳、惊起寒枝,啼乌夜绕。
東鄰初剝棗。又片葉琤霄,亂蛩催曉。海涯倦旅新來瘦,萬裡西風毷氉。
關山笛弄,感棄國秋蓬年少。抛不斷、惟有相思,随人總如芳草。
當時俊約珍盟,甚路隔仙源,信沉青鳥。歲華電埽。
空赢得、鏡裡吳霜侵早。玄都再到。盡打疊、劉郎愁稿。
眠未穩、驚起寒枝,啼烏夜繞。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 陈方恪的诗(135篇) 〕
明代:
郑善夫
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
烟霞不断重阳路,勋业犹疑三径松。旧国萧条岁复晏,布袍芒屩意何穷。
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勳業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複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宋代:
释宝昙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寻。
自是万金医国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清代:
姚燮
二鼓黄垒堡,三鼓香城村。旋风飐轮角,沙叶为蔽昏。
大河莽东注,石闸西营屯。奔蹄不受役,纵性投沄浑。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宋代:
汪元量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苹红蓼雁家乡。
夜來大醉别衡陽,今日長吟下楚湘。
翠藻青蘋魚市井,白蘋紅蓼雁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