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谢朓的诗 >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南北朝]:谢朓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译文及注释

译文

铜雀台上飘着灵帐,就像死者活着一样供给他酒食。

曹操墓地的树木都长得很茂盛了,他哪里还能听到妄伎唱歌奏乐的声音呢?

妾伎们落泪,空余感伤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曹操这样的人物尚有一死,妾伎又何足道呢!

注释

谢咨议:名璟。咨议,官名。

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

穗(suì)帷:即灵帐,帷,亦作帏。

井干(hán):汉代楼台名,这里借指铜雀台。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

西陵:曹操的葬地。

讵:岂。

芳襟(jīn):指妾伎的衣襟。

婵媛(yuán):情思牵连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妾伎们落泪,空余感伤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玉座:帝位,这里指曹操的灵位。

参考资料:

1、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14

2、辛志贤.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汉魏南北朝诗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年02月:385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创作背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临死之前,在《遗令》中吩咐儿子们将自己的遗体葬在邺的西岗,并命从妾与使人住在铜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还要在灵帐前面奏乐唱歌。南朝不少诗人对这一历史故事发生了兴趣,纷纷以“铜雀台”、“铜雀妓”为题,伤悲其意,为之歌咏。这首诗便是谢朓为了应和谢暻的铜雀台诗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825-827

谢朓简介

唐代·谢朓的简介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 谢朓的诗(301篇)

猜你喜欢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六 铁牛庙

元代乃贤

燕人重东作,镕铁象牛形。角断苔花碧,蹄穿土锈腥。

遗踪传野老,古庙托山灵。一酹壶中酒,穰穰黍麦青。

雨中四首

宋代赵蕃

稍稍风头变,侵侵雨脚来。

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

东风解冻省试

唐代徐夤

暖气飘蘋末,冻痕销水中。扇冰初觉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万里通。岸分天影阔,色照日光融。
波起轻摇绿,鳞游乍跃红。殷勤排弱羽,飞翥趁和风。

登青州城楼

明代金大舆

丽谯沧海畔,南客一登临。

四野平沙合,孤城远树深。

访仙亭

明代朱多

客访遗基岁月华,仙人何处弄烟霞。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水调歌头 姑苏台

宋代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