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晏殊的诗 >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宋代]: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鬓亸(bìn duǒ):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参考资料:

1、王晓亮.《宋词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第155页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创作背景

  词人晏殊作为一个太平时代的宰相,过着幽静闲雅的生活,却又流露出落寞无奈的惆怅心绪。作者长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贵人家的通病:闲愁。词人作下这首闲词,咏写了一位夏日闺阁美人,借此抒发了词人的闲情。

参考资料:

1、朱祖谋.《宋词三百首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第13页

晏殊简介

唐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诗(368篇)

猜你喜欢

上曹大夫

宋代郑侠

客从南英到揭阳,十有五年困长道。

囊资空竭奴仆愁,气象尘埃颜貌老。

宋代卞震

双阙暂随丹诏入,三峰寻与白云归。

登天安门城楼

近现代陈仁德

挥手凭栏意气横,狂飙浩荡扫神京。只今惟有寒鸦噪,曾伴楼头万岁声。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寿隐士

两汉佚名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皖江舟中

清代陶士契

廓落湘中客,羁迟皖水偏。江鸣孤棹雨,云乱远村烟。

壮志惭浮梗,名场笑聚膻。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次韵大资节使薛公见贻二首 其一

宋代葛胜仲

黑头自致已三旌,暂寄江湖适性情。五总龟游钦学富,九皋鹤立见神清。

西雍宁累飞章荐,东閤频蒙倒屣迎。方幸台躔照苕霅,以兹投劾未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