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唐代]: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月里梅子开始发黄,蚕事完毕,桑柘叶也被采空了。

鲁地人重视纺织,家家窗里透出机抒声。

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

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

下愚之辈轻视有为的壮士,怎值得以此判断穷困与亨通?

我能像鲁仲连那样绑信在箭上,获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最终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赏,只因羞与世俗之人相同。

我将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长安,哪怕落日被阴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用不着你向我多说什么,我甘心如飘转的飞蓬!

注释

⑴东鲁:指初唐时由鲁郡改置的兖州(在今山东省境内)。李白曾寓家兖州的任城县。汶上:即汶水之上。君:一作“翁”。此诗题下原注:“鲁中”。

⑵始:一作“子”。蚕凋:蚕已成茧。桑、柘,落叶的乔木和灌木,叶子可以养蚕。

⑶栊:挂帘的窗户。

⑷顾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没有出仕做官时。

⑸学剑:李白曾从著名剑术家裴显在山东学习剑术。山东:指太行山以东。

⑹获笑:被人耻笑。汶上翁:汶水边的老翁。

⑺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变的人为下愚。《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此指汶上翁。忽:轻视。壮士:李白自指。

⑻穷:指政治上失意;通:指政治上得志。穷通即政治上的得与失。

⑼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战国时期,齐国的聊城被燕国占领,齐王命大将田单收复聊城,苦战一年多,伤亡大量士卒,仍无法攻下。当时齐国名士鲁仲连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进聊城城里,燕国守将看了信便自杀了,齐军轻取聊城。齐王准备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却归隐去了,不接受封赏。李白用此典说明自己想干一番事业,却又不追求功名利禄。

⑽直道:通衡大道。

⑾阴虹:喻指奸臣。杨齐贤曰:“阴虹,指林甫、国忠辈昏蔽其君。”

⑿此:一作“我”。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4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0-672

3、《语文天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生期刊社,2001年第24期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载(736年)李白初游东鲁时之作。当时李白寓家兖州任城。

参考资料:

1、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4-38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二

明代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

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

移梅

元代萨都剌

几夜幽香恼梦魂,殷勤来倩陇头人。凿开东阁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来新体态,疏枝犹带旧精神。今朝伴我清吟处,不许诗怀更有尘。

秋日忆雪航二兄

清代张善恒

不耐萧条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梦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别恨深。登城间散步,风雨满霜林。

海陵四咏 其四 小香岩

清代许传霈

盐宗祠石小香岩,迢递朱阑映碧杉。春去犹开花烂漫,楼深惯听燕呢喃。

曲池傍榭鱼清数,洞石当门柳未芟。语罢钟声起邻寺,半林落日已西衔。

次韵叔向

宋代韩淲

君在南湖住,我同东郭游。陈蕃无下榻,王粲有登楼。

吟苦诗陶写,酣沉酒拍浮。德辉天外凤,机静水边鸥。

赠浙西雇推官

唐代徐铉

盛府宾寮八十余,闭门高卧兴无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涧浦城中得信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