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岑参的诗 > 敦煌太守后庭歌

敦煌太守后庭歌

[唐代]:岑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敦煌太守后庭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敦煌郡的太守既才且贤,郡中太平无事高枕而眠。

太守到来高山涌出泉水,黄沙地上农人安心种田。

敦煌白发老人年高望重,衷心挽留太守连任几年。

城头月儿东升星斗满天,后庭早已排下豪华酒筵。

美女浓妆艳抹容颜正美,侧垂高高发髻头插全钿。

醉坐烛前玩起藏钩之戏,不知钩儿藏在哪个地方?

为您手中握起珊瑚之鞭,带着醉意射中半段金钱,其中乐趣奇特难言!

注释

敦煌:唐郡名,地处河西走廊西风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太守:即郡太守,地方行政长官。后庭:内室。

高枕眠:高枕而眠,指对所理之事无忧无虑,十分放心。

⑶太守”二句:这里似借张守珪开垦敦煌故事来歌颂太守的政绩。据《新唐书·张守珪传》载:开元年间,以瓜州(即敦煌)为都护府,命张守珪为都督。郡内土地充满荒沙,十分贫瘠,而水渠又全被毁坏。张守珪暗中向上天祷告,有一天山水忽然来到,筑造堤防的树木也顺流而来,于是筑堤开渠,耕种者义同以往一样安心耕作了。碛:沙地。

耆(qí)旧:年高望重之人。鬓皓然:鬓发雪白。皓,白。

更五年:即连任。唐制,地方官五年而任满。

曲房:即题目所说“后庭”。锦筵:精美豪华的酒筵。

侧垂高髻:高挽发髻,垂向一旁,似为当时流行发式。金钿:金制的首饰。

藏钩:古时的游戏。《艺经》:“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胜负”。以一钩藏在数人之手,由当局者猜射。

若个:哪个。

珊瑚鞭:以珊瑚为装饰的马鞭。

射:猜度。半段黄金钱:似指金钩。

偏:奇特。

参考资料:

1、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95-96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81-184

敦煌太守后庭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西行抵达敦煌后的作品,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可能是参加了敦煌太守的一次宴会,因而这里所记叙的是敦煌太守的政绩和宴会进行的情景。

参考资料:

1、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95-96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参的诗(374篇)

猜你喜欢

宋代吴光

农祥待白未雪,春榜争魁欲放梅。

双调望江南 秋暮

清代曹尔堪

秋欲暮,江水尽生凉。鸥浴似添涛外雪,林疏微映菊前黄。

材屋日恒长。

虞好古挽辞

宋代史浩

蹑屩担簦不厌频,治安有策上严宸。朝为逆旅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岂是天教亡寸禄,祇应身欲到三神。从今遂泯凌云气,挂剑寒松泪满巾。

闻笛

明代吴宣

丝丝杨柳绊行舠,尽数鱼龙弄晚涛。南畔一声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蒲关西道中作

唐代李山甫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
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閒居杂咏 其五

黄文仪

雨后添诗兴,花前破笑颜。知音千古少,得趣一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