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曹植的诗 > 怨歌行

怨歌行

[两汉]:曹植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怨歌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做国君既不容易,做臣下实在更难。

当忠信不被理解时,就有被猜疑的祸患。

周公辅佐文王、武王,“金縢”功绩不灭永传。

一片忠心辅助周王室,管叔、蔡叔反大造谣言。

周公待罪避居洛阳地,常常是老泪纵横长流不干。

天帝动怒降下大灾难,雷鸣电闪卷地狂风猛又寒。

拔起了大树吹倒庄稼,上天的威严不可触犯。

成王感悟身穿礼服开金縢,寻求上天震怒降灾的根源。

周公忠信大白天下,成王感动伤心悲叹。

我真想奏完这支乐曲,可是这首乐曲又悲又长。

今日大家一起共欢乐,希望别后不要把它遗忘。

注释

怨歌行:属于乐府的《相和歌·楚调曲》。

良:实在。《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为此二句所本。

显:明白,懂得。

见:被。疑患:猜忌。

“周公佐成王”: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曾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制礼定乐。武王死,成王继位,年幼,以周公辅政。

金縢(téng):指用金属捆封起来的柜子。刊:削除,磨灭。指周公请求代武王死之功不可磨灭。

二叔:指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成王的二位叔叔。流言:指管、蔡二叔散布的周公要篡位的谣言。

待罪:等待惩罚。东国:东都洛阳,周公在流言起来的时候,到东都洛阳避居。当时曹植的封地在东方,东国一语也有隐喻诗人自己之意。

泫(xuàn)涕:流泪。泫:水珠下滴。流连:接连不断。

皇灵:上天之灵。动变:感动而生变。古人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这是说周公的遭遇感动了上天。据《尚书·金縢》载,周公避居洛阳的第二年秋天,镐(hào)京暴风大作,雷电交加,把田禾刮倒了,把大树拔起来。

震:打雷。

偃(yǎn):倒下。秋稼:禾。

干:触犯,抗拒。

素服:指没有文绣的衣服,古时祭天时所穿。

⒂端:原由,原委。

既显:指发现了周公愿以身代武王死的策文。

乃:于是。哀叹:指周成王大为感悟,悲叹不已。

“吾欲”四句:系诗末之套语,与诗旨无关,为合乐所加。竟:终。

参考资料:

1、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殷义祥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三曹诗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22-224页

2、程章灿编注.《魏晋南北朝诗》:天地出版社,1997.12:第32页

3、(清)沈德潜选编;王晓东,崔晨曦校注.《古诗源》:哈尔滨出版社,2011.11:第112页

4、夏传才主编;王巍校注.《曹植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第70-71页

5、降大任编著.《万家史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6页

怨歌行创作背景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明帝巡幸长安,洛阳谣传皇帝死于长安,从驾欲立曹植,因此明帝对曹植产生疑忌,曹植处境险恶,因作此诗以明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218页

曹植简介

唐代·曹植的简介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 曹植的诗(298篇)

猜你喜欢

和家字韵呈同社诸公

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鲁东家,貌敬谁能礼有加。

试问离歌谈狗曲,何如艳曲唱山茶。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宋代刘克庄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

琳老所居植竹发笋而草茁其傍作诗见寄为赋一

宋代毛滂

春风吹琅玕,夏长苍龙孙。

未见拂云梢,已引鞭骥根。

小雨

宋代刘攽

烈风呼汹震山林,小雨霏微驻薄阴。南亩旱苗焦欲死,拟将如许号为霖。

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

明代释今无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

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

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赋

潘光祖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