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宋代]:苏轼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译文及注释

译文

覆盖着的田畦,小麦还没有返青。像云一样的枯叶悄悄地在车轮下飘着。临皋亭云烟缭绕的景色奇丽,世间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檐水滴断绝了,刚刚下的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动。回到房间座上时胡须都结成冰了。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覆块:覆盖着的田畦。

苏:苏醒,这里指返青。

江南:代指黄州。

临皋:临皋亭,在黄冈南长江边,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居住在此。烟景:云烟缭绕的景色。

雨脚:雨滴。

雪林:形容霰(xiàn)粒纷纷。初下:刚刚下。瓦疏珠: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动。

参考资料:

1、李庆皋.东坡词新论与选释.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2日:273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860-862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徐君猷携带酒到临皋亭探望苏轼。苏轼出门迎接,苏轼即景生情而作该词。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860-862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游石桥

宋代李处权

御风缥缈云霞衣,骖龙翳凤相追随。

三秀为粮桂为醑,玉笛送酒双童吹。

有客

明代韩上桂

有客形容黯如漆,裙短不覆才到膝。不知两眼为谁青,但取高歌留白日。

读书十载北山中,泉石泠泠常溯风。兴狂便掣青萍剑,气奋欲挂扶桑弓。

鱼皮

清代毛士钊

斑文浮点点,一片认鱼皮。冒鼓声鞺鞳,藏弓服陆离。

蒸成鳞已脱,剔去骨无遗。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星岩二十景 其七 星亭拥翠

梁景先

天开图画好溪山,星聚亭依水石间。锦绣丛中堆翡翠,白云深处听潺湲。

西溪夜泛 其一

明代孙传庭

浮舟欢赏画楼西,烟树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饮,游仙漫问武陵溪。

涧泉响逐歌声远,山月光随舞袖低。既醉难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题。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元代黄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