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

[两汉]:佚名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去者日以疏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

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

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毁而成为柴薪。

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

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啊,但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注释

去者:与下句“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疏:疏远。

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意。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迫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

但:仅,只。

犁:一种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这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

摧:折断。这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斫断,当做柴烧。

白杨: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

还:通“环”,环绕的意思。故里闾:犹言故居。里,古代五家为邻居,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作“里”。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

因:由也。

参考资料:

1、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06-307

去者日以疏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一般认为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54-156

2、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

唐代苏颋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 其一 昭庆寺

弘历

招提湖北角,阅武便曾过。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颓废,僧意冀檀那。欲拟从其愿,民财虑费多。

李綯

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

怀李聪峦随宦新甫 其七

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烟渺,蛩声四壁秋。有怀频问月,无兴强登楼。

水隔三秋恨,星分两地愁。相思浑不寐,欲汎剡溪舟。

湖上曲

宋代陈起

秋千索外阑干侧,一曲凝云花影直。

玉瓶风暖醉忘归,春水不分杨柳色。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六

明代钟惺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