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岑参的诗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唐代]: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故地重游,宛若以前从外地回家。

汾河岸上袅娜垂柳,似乎还识旧人,欲著人衣,依依难舍。

注释

一本诗题无“平阳郡”。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

宛似:好象。归:回到家里。

可怜:可爱。

依依:形容柳树对人依依惜别的情态。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创作背景

  岑参曾于天宝五、六载(746—747)游晋、绛,此诗当作于此时。一本题下有注“参曾居此郡八九年”,可知这首诗是作者重回旧地有感之作。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203-204

2、陆坚.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83-84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参的诗(374篇)

猜你喜欢

题舒溪渔隐卷二首 其二

明代张弼

春水桃花双鲤鱼,老姜新酒付行厨。丁宁童子休轻剖,甫里先生恐寄书。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病起小斋即事

郭谏臣

不到名园久,春残花事稀。林香还入坐,草色欲沾衣。

乔木干青汉,层台落翠微。平生耽胜赏,日暮竟忘归。

送水云归吴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离蔡州

宋代郑獬

风吹醉面出南州,两行红裙立马头。

已过落花时节晚,不须再拜苦相留。

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二 文会堂

元代曹伯启

讲明圣学远方来,仁宅居安义路开。多少红尘名利窟,岁时相遇只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