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晏殊的诗 >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宋代]: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一片动听响亮的画鼓声中,人们不知已经过去了整日。不像那易逝的时间,只会让人渐渐地老去。能享受短暂的欢乐时光,及时发现风光的无限美好。一齐放声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动人的《渔歌子》。

碧绿清澈的湖水悠远无尽,澄澈的天空缥缈绵长。人生又怎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不要惋惜那醉后的开怀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间的万事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注释

画鼓: 有彩绘的鼓。 白居易《柘枝妓》:“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昏又晓:朝夕,整日。昏即天黑,晓即天明。

揭调:高调,放声歌唱。

渔家傲:此调缘起张志和《渔歌子》,历经渔歌子--渔父--渔歌子,再到本调。本写渔家生活。渔家傲之名始于本词。

杳杳:悠远渺茫。

浮生:人生。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

长年少:青春常驻。长,音cháng,少,音shào。

在风光和煦的日子里,大家齐声唱着《渔家傲》的小曲,自由自在,尽情享乐,好似神仙。寓有光阴易逝,及时行乐之意。

参考资料:

1、冯刚明编著.宋词: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5:第41页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创作背景

  晏殊游湖时,看到莲叶接天,满江荷花映日的景象,便写下了《渔家傲》,来唱诵荷花。

参考资料:

1、敏君著.多情总被无情恼: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06:第20页

晏殊简介

唐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诗(368篇)

猜你喜欢

解嘲 其一

宋代李彭

平生痴绝百无忧,党友相嘲顾虎头。痴黠胸中各相半,要之与我不同流。

春感

宋代陈纪

唾壶壮气已休休,呼酒田翁与动酬。

九十日春长是雨,三千丈发总缘愁。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宋代辛弃疾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自警三首 其三

宋代李吕

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题润瑶家一款武夷岩茶——马头岩肉桂

张伯元

忽来方外香,欲言言不得。为问识广者,一时皆语塞。

次韵答兰凝见和

近现代洪传经

淞滨旧梦许重连,童稚情亲又暮年。幸接好音凭尺素,如闻遗事说开天。

径荒南皖无归日,人老西湖有夙缘。争似临川门户好,阶前兰桂各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