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注释
慵(yōng):懒。
残红:指凋残的花,落花。
幕:这里指窗帷。
鬓鬅(bìn péng):蓬松,指头发松散的样子。
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来画眉。
愁媒:引起悉愁情的媒介。这里指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
消遣:消解,排遣。
系绊:这里是“维系”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寄托、有着落”。
杨花:指柳絮,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管:照管。
参考资料:
1、朱德才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 1: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2:第289页
2、王思宇.苏轼诗词集:巴蜀出版社,1996年
3、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186页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创作背景
《蝶恋花》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是时,东坡31岁,丧妻九个月。为抒发思妻之幽情,作此词以怀念之。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87页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庆翰长八十
: 胡祗*
应飞熊佳兆,年共德,两俱高。论少日才名,遐龄劲节,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笔端、云海□风涛。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齐入钧陶。笑将经济让儿曹。万事一秋毫。享内相尊荣,金莲画烛,宫锦朝袍。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好为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