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赵佶的诗 >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

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

琼(qióng)林玉殿(diàn):指赵佶宠臣蔡京、朱腼等搜刮财货、竭尽民力兴建而成的宫殿。

笙(shēng):簧管乐器,管为竹制,长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琶(pá):指琵琶。

花城:指靖康之变以前的汴京。

家山:故乡。

羌(qiāng)管:即笛,又名羌笛。

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乐声。

参考资料:

1、秦圃.《人生若只如初见重温最美古诗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7:第326页

2、丁国成,迟乃义.《中华诗歌精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11:第1199页

3、朱孝臧.《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256页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创作背景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词人与其子,这首词即是词人为了表达亡国之痛而写下的。

参考资料:

1、许万.《美丽绘画 走进美丽中国 欣赏美丽绘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4:第8页

赵佶简介

唐代·赵佶的简介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 赵佶的诗(218篇)

猜你喜欢

归老图寿致政王玺太守

明代程敏政

白发朱颜七十馀,吉人何藉卫生书。忘机久入群鸥社,遗爱犹传五马车。

鄠下晚香开寿席,终南山色点吟裾。贤甥令子俱才俊,时向云霄附起居。

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 其七

唐代朱长文

烟暝重湖日欲明,轻篷遥递浦前声。良鱼好入深渊去,不为鸣榔取次惊。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寿隐士

两汉佚名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见云雷垂垂不雨怅然有作

明代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黄山登飞来石以观西海群峰有感赋此

常国武

此石来何方,卓尔成丘壑。嘉名锡飞来,应从天上落。

问君底事来人间,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众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选贤。

朝谒长陵同宋望之侍御作

胡直

长陵丹阙倚苍葱,万柏分行辇路通。山出恒宗来王气,水连瀛海扈灵宫。

瑶阶羽卫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雾中。却看群峰如跃马,还疑万骑猎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