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去矣行

去矣行

[唐代]:杜甫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去矣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生,你不见那放鹰人臂套上的鹰, 一旦吃饱后就迅速飞去。

怎么能作那厅堂上的燕子, 只知衔泥为自己筑巢去依附时贵的权势之家。

我这个人生性心胸开阔不受约束,缺少一副厚脸皮, 怎么可以久处在王侯权贵之中呢?

我没有尝试过从盛物的袋子里取出美玉而服食之的方法,明天暂且进入蓝田山去试一试吧。

注释

鞲:放鹰人所著的臂衣。飞掣:犹飞去。

燕:比喻小人。

靦颜:犹厚颜。

蓝田:山名,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出玉。

去矣行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任右率府胄曹参军以后不久所作。杜甫“在率府,数上赋颂,不蒙采录。欲辞职去,作《去矣行》”。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2-53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即事 其三

宋代李彭

纷纷著作能上马,衮衮紫微俱斲窗。韩侯遽绾铜章去,岂坐双流带二江。

百姓为袁粲褚彦回语

两汉佚名

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寓郭外别业

明代陶益

江郭侧径云一隈,石壁历乱悬莓苔。水长初逢鸂鶒浴,烟消远辨辛夷开。

贤人无来孤象纬,俗物难遣空徘徊。祇应黯黯客怀恶,尺牍细行谁与裁。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山家五首 其三

宋代陆游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书不传关尹,言谁契广成。

罗浮观日出,句曲听松声。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

读史有感

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须辨伪真。不向深山驱虎豹,焉能高阁画骐麟。

屠鹰烹狗非徒汉,焚籍坑儒岂独秦。千古休提尧舜事,君王若个不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