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魏晋]:陶渊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生归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

谁能弃此不经营,便可求得自心安?

初春开始做农务,一年收成尚可观。

清晨下地去干活,日落背稻把家还。

居住山中多霜露,季节未到已先寒。

农民劳作岂不苦?无法推脱此艰难。

身体确实很疲倦,幸无灾祸来纠缠。

洗涤歇息房檐下,饮酒开心带笑颜。

长沮桀溺隐耕志,千年与我息相关。

但愿能得长如此,躬耕田亩自心甘。

注释

庚(gēng)戌(xū)岁:指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

有道:有常理。

固:本、原。端:始、首。

孰(shú):何。是:此,指衣食。营:经营。

以:凭。自安:自得安乐。

开春:春天开始;进入春天。常业:日常事务,这里指农耕。

岁功:一年农事的收获。聊:勉强。聊可观:勉强可观。

肆(sì):操作。肆微勤:微施勤劳。

日入:日落。禾:指稻子。一作“耒(lěi)”:耒耜,即农具。

饶:多。霜露: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风气:气候。先寒:早寒,冷得早。

弗:不。此难:这种艰难,指耕作。

四体:四肢。

庶(shù):庶几、大体上。异患:想不到的祸患。干:犯。

盥(guàn)濯(zhuó):洗涤。

襟(jīn)颜:胸襟和面颜。

沮(jǔ)溺(nì):即长沮、桀溺,孔子遇到的“耦而耕”的隐者。借指避世隐士。

乃相关:乃相符合。

长如此:长期这样。

躬耕:亲身从事农业生产。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36-138

2、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226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在这年秋收后,他以郑重又愉快的心情创作了《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226

2、林家骊 杨健.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想化倾向[J].浙江学刊,2012(1):52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 陶渊明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康园秋兴八首 其六

张海鸥

丹枫无意闹春头,总趁霜华染素秋。装点山川增气象,充盈黉舍慰乡愁。

何人可解飘零意,几处能盟澹荡鸥。烟雨楼头人独立,凭栏细认越王州。

导引·鼎湖龙远

两汉佚名

鼎湖龙远,九祭毕嘉觞。遥望白云乡。箫笳凄咽离天阙,千仗俨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宝室万年藏。皇心追慕思无极,孝飨奉烝尝。

木犀花 其二

宋代方一夔

招隐谁招到碧岩,自嫌黄绶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来混圣凡。

胜赏莫辞空百盏,丽酬不记达千函。竦身便脱尘埃去,径上清虚谢辔衔。

送苏监生复还家

谢晋

才辞东观入成均,又见治装去谒亲。为客情怀如昨日,到京才学胜他人。

归迟莫讶缝衣旧,志遂应当戏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团栾坐待故园春。

绍熙四年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八首

两汉佚名

宝册既奉,祗诵迺言。

仁深庆衍,益承益尊。

题潘臞斋客安书院

宋代陈深

屋上即青山,柴扉镇日嵌。

烟霞三径足,天地一身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