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sī
注音ㄍㄨㄥ ㄙ
词性形容词
1.该制度涉及到公私利益的平衡。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大公无私、公大于私”是这一制度下的主导思想。
2.***总*记要求共产党员具备“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党性修养,这就是一种忘我境界。
3.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
4.‘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吃干拉稀为病人,不作不为为死人’。
5.近日,叶府库房众多银两不翼而飞,我们沿波讨源,发现竟是主公私自调拨。
6.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7.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8.公私匮之,民不堪命,使他忧心忡忡。
9.公私不分,则无由赏罚;人君之根本便是大公无私,秉公而断,使政清人和!
10.大公无私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