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有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出处《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jìng yǒu cháng
注音ㄉㄨㄥˋ ㄐ一ㄥˋ 一ㄡˇ ㄔㄤˊ
繁体動静有常
感情动静有常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行动合乎规范。
近义词动静有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奇花异草(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动静有常的意思解释、动静有常是什么意思由词说海词典 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