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zhuó yáng qīng
基本解释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出处《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暂未找到成语激浊扬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激浊扬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
节用裕民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物尽其用 |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
严刑峻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
鼻青脸肿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
流离转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一干二净 |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扬威耀武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
敲诈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