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然无存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ng rán wú cún
基本解释。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暂未找到成语荡然无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荡然无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假公济私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三长两短 |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
百无一是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巧上加巧 | |
逆来顺受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
海底捞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今是昨非 |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