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大绑的成语故事


五花大绑

拼音wǔ huā dà bǎng

基本解释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出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暂未找到成语五花大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五花大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斗方名士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阿世取容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旁征博引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经纬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永垂不朽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今是昨非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