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令色的成语故事


静言令色

拼音jìng yán lìng sè

基本解释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暂未找到成语静言令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静言令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居重驭轻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流离颠沛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倒冠落佩 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性急口快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前脚后脚
饱食暖衣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