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调兵遣将调兵遣将的意思
diàobīngqiǎnjiàng

调兵遣将



调兵遣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例子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注音ㄉ一ㄠˋ ㄅ一ㄥ ㄑ一ㄢˇ ㄐ一ㄤˋ

繁体調兵遣將

正音“调”,不能读作“tiáo”;“将”,不能读作“jiāng”。

感情调兵遣将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辨形“遣”,不能写作“遗”。

辨析调兵遣将和“兴师动众”;都可表示“调动兵马或动用人力”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调兵遣将含有“派遣将领”;而不含有“大规模出兵”之意;“兴师动众”与之相反;含有“大规模出兵”;不含有“派遣将领”的意思。②当二者的意义引申为“动用人力”时;调兵遣将着眼于“调动安排”;“兴师动众”着眼于“大规模发动。”③“兴师动众”用于否定句式时;还往往含有“不必要惊动许多人”的意思;调兵遣将没有。

谜语大战前

近义词招兵买马、兴师动众

反义词班师回朝、鸣金收兵

英语deploy forces

俄语перебрóска войск

日语軍隊(ぐんたい)を派遣(はけん)する。人員(じんいん)を配置(はいち)する

德语Truppen zusammenziehen oder verlegen(Truppen in Marsch setz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调兵遣将的意思解释、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由词说海词典 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死要面子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黄台之瓜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喜新厌旧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快心满志 见“快心遂意”。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天作之合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前赴后继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虑周藻密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单刀直入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