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于空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 ㄩˊ ㄎㄨㄥ 一ㄢˊ
繁体託于空言
感情托于空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托之空言、托诸空言
英语give lip service to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改俗迁风(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托于空言的意思解释、托于空言是什么意思由词说海词典 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翘尾巴 | 翘:向上昂起。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角巾素服 |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