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余读书三余读书的意思
sānshū

三余读书



三余读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例子余尝以三余读书,讲习之暇,读其文。(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yú dú shū

注音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

繁体三余讀書

感情三余读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刻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余读书的意思解释、三余读书是什么意思由词说海词典 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女娲补天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老马识途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讴功颂德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发综指示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夜深人静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经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喔咿儒睨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偶语弃市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